日前,长沙新能源创新研究院(简称 “能创院”)展示了在技术创新、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相关数据,成效显著。
能创院作为长沙市属事业单位,肩负着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、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使命。它就像一座架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,让中南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实现了无缝对接,为长沙新能源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。
在成果转化上,能创院搭建了便捷的“鹊桥”,让企业的需求与科研的力量精准对接。承担了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“揭榜挂帅”项目,其中,在钠离子电池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,以钠能时代中试和产业化基地项目为例,该项目全部建成后,芦苇基硬炭负极材料年处置50万吨芦苇,预计6年内实现总产值60亿元,以创新引领纳电行业发展。
“钠能时代项目主要从事生物质基钠电硬炭负极材料开发、销售,具有钠离子电池研发、生产等最新前沿技术。项目的落地,验证了我们帮扶培育企业模式的成功,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。”能创院副院长宋剑飞表示。
钠能时代借助能创院的“鹊桥”依托中南大学科研人才优势,建立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,以科技创新为驱动,突破技术壁垒,为湖南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,助力实现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。
技术支持:竞网智赢